微信分付,這款騰訊公司于2019年推出的支付產品,憑借其創新的分期支付功能,迅速贏得了廣大用戶的喜愛。它徹底打破了傳統支付的局限,賦予用戶在支付時選擇分期的權利,為用戶帶來了先消費后還款的輕松體驗。無需冗長的申請流程,只需在支付界面一鍵選擇分期,用戶便能即刻享受到購物的愉悅。而每期還款金額更是低至10%,用戶只需完成單月還款,便能繼續享受分付帶來的便利。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分付的日利率為0.04%,換算成年化利率約為14%,因此,在使用時,用戶需根據自身經濟狀況進行理性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微信分付的額度僅限于消費使用,無法直接用于轉賬、發紅包或提現至銀行卡。但為了滿足部分用戶的提現需求,微信分付特別推出了與特定商家合作的提現服務。這些商家擁有專門的分付商家收款碼,用戶只需掃碼支付并保存付款訂單詳情截圖,商家在扣除相應的提現手續費后,便會將款項轉回給用戶。這一流程既簡單又快捷,為用戶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請注意,微信分付的提現額度與個人微信分期額度是共享的,因此,用戶在使用時需合理規劃自己的資金使用。
在使用微信分付或分期額度時,用戶務必確保按時足額還款。一旦因逾期未還導致個人信用受損,系統將自動限制用戶再次使用分付進行支付。因此,請珍惜自己的信用記錄,合理規劃消費和還款計劃,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微信,這款社交工具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溝通方式和生活習慣。它讓我們告別了傳統的短信、微博等溝通方式,將真實生活與網絡生活緊密相連。在微信的世界里,我們不再是簡單的粉絲關系,而是真正的朋友。這些朋友從虛擬的網絡世界走到現實,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著微信通訊錄中好友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們也應學會如何在眾多朋友中保持真實自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保持清醒的頭腦。讓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與快樂的同時,不忘珍惜每一份真實的友情和每一段珍貴的時光。
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質量日益提高,消費水平也水漲船高。然而,正如生活中的每一片晴空都可能有短暫的烏云,我們也難免會遭遇臨時的經濟小波折,資金偶爾顯得捉襟見肘。在這樣的時刻,微信分付以其獨特的便捷性,為眾多用戶提供了渡過難關的寶貴助力。關于微信分付的資金流轉至個人的機制以及如何通過它進行借款的操作,接下來,我將為大家進行詳細的解讀。
2022年,我國規上工業企業開發新產品項目109.39萬個,連續十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未來幾年,將迎來自主創新產品中試驗證的密集期
充分發揮地方積極性和主動性,探索中試服務網絡新機制,支持產業集聚效應明顯、中試基礎能力扎實的地方,打造輻射范圍大、轉化能力強、發展機制好的中試中心
加快關鍵技術攻關,重點突破極端復雜環境試驗、可靠性仿真分析、數字孿生等中試關鍵技術和計量、標準、試驗檢測、分析評價等基礎共性技術。突破軟硬件產品,推動中試軟硬件補短板、鍛長板,解決堵點卡點斷點問題,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
文 |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中試是把處在試制階段的新產品轉化到生產過程的過渡性試驗。制造業中試是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關鍵環節,是促進技術迭代、工藝改進和產品創新的重要方式,核心是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為建設現代化中試能力,完善中試服務平臺體系,加快中試軟硬件產業發展,優化中試發展生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了《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提出未來我國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的目標,到2025年,中試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中試平臺5個以上,對制造業支撐保障作用明顯增強;到2027年,中試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河北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中試基地)課題組工作人員在調試設備(2023年3月28日攝) 駱學峰攝/本刊
制造業中試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制造業發展“大”和“全”的獨特優勢更加明顯,中試為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了重要支撐,使制造業“強”起來的步伐持續加快。2022年,17.56萬家規上工業企業開展研究與試驗活動,規上工業企業試驗經費支出占全國試驗經費支出的73.92%,有效支撐了新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應用,一批重大技術裝備、重大工程、重要消費品、新興領域的自主創新技術和科研成果加快從樣品到產品再到商品的轉化。
工業是推動經濟增長、促進技術進步、保障物質產品供給的關鍵力量,產品推陳出新迫切需要通過中試驗證解決產品可不可產、好不好用等問題,2022年,我國規上工業企業開發新產品項目109.39萬個,連續十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未來幾年,將迎來自主創新產品中試驗證的密集期。
當前我國制造業中試服務體系尚不健全、自主可控能力仍較弱,為科技成果產業化提供軟硬件產品和服務的中試產業發展滯后,難以滿足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
《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制造業中試工作開始跨入全面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新階段。
布局現代化中試能力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新型工業化的鮮明時代特征,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蘊含著巨大有效投資需求。國際上擁有深厚工業底蘊和先進數字能力的企業,順應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紛紛運用中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新模式,有效縮短研發周期、豐富試驗項目、降低試驗成本。
我國擁有完整產業體系、超大規模市場、海量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等多重優勢,近年來,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步伐加快,有力支撐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中試連接研發和生產,行業覆蓋面廣,市場需求旺盛,試驗數據龐大,應用場景多元,轉型發展潛力巨大。《意見》提出,布局建設現代化中試能力,推進中試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一是推進中試數字化。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信息通信網絡,算力總規模全球排名第二,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78.3%,在研發環節體現較強的數字化能力。推進中試數字化,有利于釋放數據中蘊藏的巨大價值,為制造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意見》提出,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開展試驗設備和流程的數字化改造,推廣數字技術在工藝工裝測試、缺陷檢測、預測性維護等試驗場景的解決方案。鼓勵企業挖掘數據價值,構建數字孿生系統,開展虛擬仿真實驗,縮短研發周期,降低試驗成本,實現無實物樣機生產。
二是推進中試網絡化。我國工業機器人、工業軟件廣泛普及,工業互聯網平臺覆蓋85%以上工業大類,企業利用業務上云來提升質量、效率和效益的作用初顯。推進中試網絡化,有利于要素資源的網絡化泛在互聯、服務化彈性供給、平臺化高效分配,提高中試資源利用效率。《意見》提出,開展網絡化的協同中試,深化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等技術在中試環節的應用,推進企業中試資源的網絡化連接、平臺化匯聚。推動企業與供應商云上共享試驗數據資源。推廣中試云服務,滿足中試云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