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華為學生答疑解惑(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 郭妍
在陜西省柞水中學,常能聽到學生們說“最靠譜的王老師”。
王老師就是王宇華。9月2日,王宇華告訴記者,2003年,他剛從學校畢業,背著行李走進柞水中學。課堂上,他講數學題,也講紅色故事;生活中,他是學生的老師,也是“家人”。
從教22年,王宇華兢兢業業,連續5年師德考核“優秀”。他在2021年獲評“商洛市優秀共產黨員”,師德事跡被納入全縣教師培訓案例。
柞水縣是山區縣,留守兒童占比高。為了摸清每名孩子的情況,王宇華琢磨出“一生一檔”的辦法,為每名學生建立檔案。檔案本里記錄著學生的成績曲線、興趣特長,以及家庭狀況、心理變化等信息。哪名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哪名孩子跟著祖輩生活、哪名孩子面臨生活困難,王宇華都記得清清楚楚。
王宇華的班里沒有“差生”,只有“沒被發現的閃光點”。他在全班設立“成長合伙人”制度,把學生分成“數學攻堅組”“環保實踐組”“文化宣傳組”,讓害羞的孩子能站出來當“小組長”。每周評“每周一星”,“值日最認真的同學”等都能上榜,不看分數看行動。
課堂教學中,王宇華牽頭推進“生本課堂”改革,讓學生當“小老師”,通過小組討論、錯題互評、難題共解,讓課堂更有活力。
有學生說:“王老師的班像家一樣溫暖。在這里,我覺得自己特別有用。”王老師的努力,換來了班級連續5年獲評校級“文明班級”的成績,更讓不少學生重拾信心。
“一個人優秀不算好,一群人優秀才是真的好。”這是王宇華常掛在嘴邊的話。
作為陜西省基礎教育教學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王宇華把22年的教學經驗揉進科研里,牽頭7項國家級、省級課題;發表30多篇論文,每一個公式、每一個案例,都來自他在課堂上的總結。
看到學校青年教師經驗不足的情況,他帶頭指導5名青年教師,從備課、寫教案到教學都堅持手把手教。他還帶著年輕老師“走出去”,到10多個省市交流學習,再把專家“請進來”,開講座。
在他的帶動下,柞水中學11名青年教師成了“商洛市教學能手”,8人獲評“陜西省教學能手”。
22年過去了,站在講臺上的王宇華還像剛來時那樣精氣神十足。從“青年教師”變成“學科標桿”,從“班主任”變成“副校長”,身份在變,但他“扎根鄉村、守護孩子”的初心從未改變。在柞水中學的孩子們心中,這位“最靠譜的王老師”,永遠是成長路上最堅實的依靠。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02-35137-0.html王宇華:孩子心中“最靠譜的王老師”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白樺:用愛澆灌祖國花朵
下一篇: 平利:“農業+”拓寬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