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子發布誘導非法穿越視頻被查處 138名非法穿越秦嶺核心區者被“揪住”
8月23日記者從長安區秦嶺保護局獲悉,一名男子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搬運枯立木對“鹿角梁導航架”進行恢復,挑戰法律紅線被查處。連日來,長安區持續開展治理非法穿越聯合執法行動,“揪住”138名非法穿越者。
??周邊植被破壞鹿角梁“導航架”被清理
鹿角梁地區位于寧陜縣與長安區、鄠邑區交界處的秦嶺分水嶺西南,海拔2700米,是原生態保存完好的區域之一,在民間被稱為“秦嶺最后一片凈土”。近年來,隨著登山驢友、戶外俱樂部非法穿越的頻繁進入,給該區域自然生態環境安全帶來巨大隱患。
在鹿角梁梁頂區域的高山草甸處,多年來,非法穿越的登山人員用枯立木進行堆積,逐漸形成一個多達百根、高近五米的木堆,在驢友圈被稱為鹿角梁“導航架”,成為非法登山者為博取流量,在網絡社交平臺發布非法穿越信息的網紅點,不斷吸引非法穿越者前來打卡。
未被清理前的“導航架”
該處木堆摻雜有大量非法穿越人員扔下的生活垃圾,且由于非法穿越人員長期踩踏,已造成周圍植被破壞,并形成森林火災隱患。
為消除安全隱患、阻隔網絡平臺誤導效應,長安區秦嶺保護局組織相關力量,對該處木堆和垃圾進行了清理處置,并對破壞的植被實施了生態修復,隨著非法穿越打擊力度的持續加強,非法穿越到該區域的行為得到了有效控制,受損生態正在逐步恢復。
??男子發布視頻搬運枯木欲恢復“導航架”
“導航架”被清理后,各方反映較好,但仍有個別社會人員對此存有非議,在網絡平臺發布誤導信息,甚至發起恢復“導航架”的行動。
日前,經監測發現,抖音用戶“史迪仔仔”發布視頻,展示其非法穿越至鹿角梁區域,搬運枯立木對“鹿角梁導航架”進行恢復,并配以誤導性文字,公然挑戰法律紅線,對多方努力形成的核心保護區管控格局造成不良影響。
男子發布視頻 意欲恢復“導航架”
經公安長安分局聯合長安區秦嶺保護局查證,鎖定了該視頻發布者為趙某某。目前,趙某某已到公安機關接受了調查和初步處理,承認了其違法行為,待有關部門完成生態損害鑒定后,將對趙某某做出進一步處理。
??執法行動“揪住”138名非法穿越者
秦嶺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我國地理南北分界線,被譽為“中央水塔”,其核心保護區生態脆弱,環境敏感,生物多樣性保護責任重大。
為有效打擊非法穿越秦嶺核心保護區行為,嚴格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原真性、完整性的干擾和影響,近期,長安區委秦保委辦公室組織區秦嶺保護局、公安長安分局及相關街辦會同陜西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集中開展了12批次治理非法穿越聯合執法行動,累計行政處罰7起,對138名非法進入核心保護區人員采取“現場教育+集中學習+具結悔過”的方式進行了處理。
長安區持續開展治理非法穿越聯合執法行動
近年來,隨著戶外探險熱度不斷升高,結合短視頻流量經濟的疊加效應,部分旅行社、戶外公司等無視自然保護區條例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規定,違法組織穿越核心保護區活動,嚴重威脅秦嶺生態系統安全穩定。
為嚴格落實秦嶺保護全方位管控,長安區秦嶺保護局在聯合有關部門常態化開展打擊非法穿越秦嶺核心保護區專項整治行動中,采取線上線下綜合整治,通過融媒體等平臺,引導社會公眾不斷提高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對在網絡平臺發布組織非法穿越活動信息的線索及時查處,對持續性組織穿越活動,破壞秦嶺生態環境的人員由檢察機關對其提起公益訴訟。
與此同時,長安區著力構建“打、防、管、控、宣”一體化長效機制,依托“核心保護區聯席會議”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制定聯合執法計劃,保障重點區域巡查頻次和覆蓋密度;積極賦能科技防控,運用無人機巡航、安防警戒視頻監控、觸發式短信提醒等補足人力巡查盲區,力求實現非法穿越行為“早發現、早攔截”。
此外,長安區通過社區公告、短視頻平臺、峪口宣傳欄、組織志愿者活動等,多渠道多方位普及秦嶺生態保護知識,切實提升公眾生態保護自覺性,呼吁更多市民群眾一起保護綠水青山。記者高樂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02-35110-0.html138名非法穿越秦嶺核心區者被“揪住”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