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記者團一行參觀兵馬俑。
本報記者 李羽佳文/圖
初夏之夜,西安大唐不夜城人流如織,絢麗多彩的燈光與古風古韻的建筑相互映襯,一幅盛世圖景。
在步行街上拍照,跟著音樂的節(jié)拍舞動,與身著漢服的游客擦肩而過……“他們的服飾特別漂亮,大家臉上帶著笑容?!?月20日晚,穿行在人群中,波黑新聞和網(wǎng)絡媒體委員會執(zhí)行主任哲娜娜·布萊克覺得很美妙。
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期間,外交部歐洲司組織阿爾巴尼亞、波蘭、羅馬尼亞、波黑等中東歐十三國記者來陜參訪交流,不斷拓展講好陜西故事、中國故事、絲路故事的渠道。
5月20日上午,記者團一行走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排列整齊的陶俑以永恒的靜默,向遠道而來的客人“講述”著一個時代的輝煌。
“兵馬俑,我早有耳聞。今天看到形體高大、陣容整齊的兵馬俑,我還是感到震撼?!薄缎傺览侣剤蟆酚浾呒{吉·阿隆用相機記錄下很多細節(jié),如武士俑的發(fā)髻、鎧甲,車馬俑的面部表情等。他說:“通過鏡頭,我看到每個人物都有獨特的面孔。我無法想象制作這些俑需要多長時間。”
參觀過程中,納吉·阿隆不禁想起歐洲墓葬出土過中國絲綢,這讓他對文明對話有了更深的感悟。他說:“我們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過去,也將共享未來和繁榮?!?span style="display:none">lDv28資訊網(wǎng)——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為了讓記者團一行對文物保護工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省委外辦聯(lián)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組織了一場沙龍活動。針對考古挖掘中面臨的挑戰(zhàn)、陶俑文物保護的技術瓶頸等問題,多國記者踴躍提問。
克羅地亞全新聞網(wǎng)站負責人保羅·布拉德伯里的居住地有古建筑群,這些古建筑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因此,他非常關心各國如何處理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的關系。當他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二號坑看到工作人員正在通過各種技術、設備,小心翼翼地進行保護性挖掘時,不禁感嘆:“這樣的保存是最負責任的。希望更多人能通過媒體報道領略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開放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鮮明標識。不靠海、不沿邊,內陸腹地何以不斷突破局限,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陜西的答案是不斷織密綜合立體交通網(wǎng),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lián)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
5月20日下午,記者團一行走進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一臺臺龍門吊和貨車正在有序裝卸、運輸貨物,一列印有“中歐班列(西安)”標志的鋼鐵長龍緩緩啟動,駛向遠方。
這里年運輸貨物量有多少?火車連接了哪些國家和地區(qū)?波蘭《法律日報》記者尼科丹姆·西諾夫斯基對中歐班列(西安)的經(jīng)濟輻射帶動作用很感興趣。他說:“在我的國家,很多人認為亞歐之間的進出口貿(mào)易是通過海運完成的。實際上,鐵路也是很重要的運輸方式,構建了亞歐陸上運輸新通道,建立了中歐友好和共同發(fā)展的紐帶。波蘭也是受益者?!?span style="display:none">lDv28資訊網(wǎng)——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來自捷克的報紙編輯赫列娜·科喬娃說:“中歐班列(西安)構建起一條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yōu)的國際貿(mào)易大通道。我們可以將我們國家的優(yōu)質產(chǎn)品出口到中國,也可以進口許多中國的商品。我要把在這里目睹的震撼場景和先進的運營模式分享給捷克民眾。希望通過我的報道,讓更多人了解中歐班列(西安),進一步加強兩國在鐵路貨運、貿(mào)易往來等領域的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等合作契機就是一扇扇窗。讓我們打開更多合作之窗,共赴美好未來?!?月21日,參加完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mào)易洽談會開幕式,記者團團長、羅馬尼亞《國家信使報》主編斯特凡·勒戴亞努表示。
行程短暫,收獲滿滿。“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地方!”來陜參訪交流后,有記者團成員感嘆。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www897cc.com/showinfo-102-32809-0.html“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地方”
聲明:本網(wǎng)頁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釋放青年人才創(chuàng)新活力
下一篇: 鏡頭里的絲博會